年会讲话 | 传承中医,文化当觉醒——省政协原副主席陆栋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24-01-29 21:23 浏览:
在全球,中医与中国饮食和中国功夫并列为中国文化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三大标志。中医当仁不让是中国数千年文化历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药从上古以来,虽然演变巨大,但它是我们先民在生活奋斗中所孕育出的灿烂之花,是我们先民为满足生存欲望和与环境自然奋斗的结果。中医从先秦的巫医相混相分,从神仙之说到先秦诸子学说介入,特别是道家阴阳五行思想及唐代佛学的浸入,逐步建立起一个“整体观念、变异观念、和谐观念和阴阳观念”于一体的辩证思维体系。纵观中华文明史可知,中医文化在中华文化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也经受了无数的社会变迁和灾害的检验。他正从神话的医学走向哲学的医学,逐步迈入科学的医学殿堂。
中医药的价值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无可替代,中医药在当下百多年不遇的世界大变局中,可大大降低人类生存、出活的成本,无可替代。然而,一百多年以来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或称“国学”一样,遭遇过前所未有的危机。由于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和影响,它的地位迅速下滑和跌落,甚至长期沉沦,横遭否定,饱受轻视甚至攻击的尴尬。虽然经一些有识之士呼吁,终难逃被边缘化的颓势。中医与国学几乎成为落后与愚味的代名词,似乎须由他们为近代以来的衰落与灾难承担责任。
这种思潮的泛滥并不偶然。但如果因为国学、因为中医药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而予以抹杀、全盘否定显然是偏激而狭隘的,就像恩格斯批评杜林对待黑格尔、康德的非理性行为一样,把洗澡水与孩子一起倒掉。事实证明这并不可取,甚至是有害的。
上个世纪,“五四运动”激烈而亢进的反传统文化大潮显然后遗症十分严重。它对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颠覆性破坏的效果,造成文化精神裂痕与创伤,以至到万劫不复的“文化大革命”悲剧的发生。教训深刻而又久远。至今,我们还能感受到这种摧残破坏的遗痕。今天,由于全球地缘政治的严峻复杂,由于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和对人类伦理的挑战,由于无视人类生命存在的无知和狂妄,一种想要摆脱人类文化、民族文化面临的困境和衰退的文化焦虑思潮已然出现并正在蔓延。
今天,包括对中医药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的焦虑已成为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民众十分沉重的话题之一。今天,文化焦虑正演变成某种文化危机,其突出的表现是社会被迫进入低欲望时代,同时,怀疑一切,不信任一切,充斥社会生活许多方面,群体性迷失现象频频发生,躺平、内卷现象频仍。面对世纪性的中国人精神状况,如何抵御这个地球特别是中国特有的时代病症、文化乱象,我们,尤其是中医届的同仁们,汲汲需要一股独真、独醒的自我认识、文化自觉,尤其对文化中医、中医文化的自觉醒悟和觉悟,并能以此觉人、觉他。
面对在海外,在欧美,尤其是韩日等国正方兴未艾的汉医热和汉方药店的兴盛,可谓是当今人类文化现象中可圈可点、可慰可喜的景象之一,的确令人反思、深思。
我们当如何应对,如何直面这种令人扼腕又有悖民族生存发展的局面?这是摆在我们社会、我们每个人应当予以清醒认识的问题。
首先,对于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焦虑抑或文化自觉,我认为都是聚焦于人的生存、人类追求健康生活、生存的最根本的文化问题,其价值与意义需要十分认真对待和解决。
其次,今天应当确信中医药对人类健康及其生命是具有重要的甚至根本性意义;要确认,中医药直接受惠人群尤其中国人,要从自身生存的依据,重视或试图扭转过往那种轻慢和忽视自己传统的偏颇和缺陷。我们从中央制定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和一些领导同志的有关论述,可以得到很好佐证。
再次,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之根的重要性,直接关系着保持民族文化主体性、增强民族意识自觉性,其价值和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中医药对于提升人的“自然力”以抵御疾病的根本意义正成为当下国际医学的热门话题。
因此,如何保持我们中医药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增强民族意识的自觉性,愿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诸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重视理念建构。要重视现代科学理念指导中医药文化的重建。在遵循“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现代文化理念指导下,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格局中,定好位,定准位,进一步拓宽视野,注重中西医文化比较的路径选择。增强对中医药古籍的整理与研究。
二、重视方法建构。中医药发展已走过漫长的由巫医迈入近现代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数千年来确已累积了丰富多样的医药知识,特别是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的诊疗原则与方法,雄辩说明中医具有实证经验的成分。如何以现当代西方医药学理论和技术来研究传统中医的进步发展,促进有效高效的融合,应当是时不我待的任务。屠呦呦的成功,诚是一个重要的可资借鉴的路径选择。
三、重视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应当是中医药事业建设中重中之重。虽然对国医人才的遴选制度等业已实施,但整体的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制机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甚至存在短板。我们还需要有更多的搭建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还要重视民间中蕴藏的中医奇才、怪才的发掘与使用。要不拘一格选拔他们并制定可行的制度,正如古话所说:“礼失求诸野”。
四、重视学科构建。多年来在中医药教育的教训中可以知道中医药学科的重建确要有创新意识,要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筹划,以便学科的重建更加有利于中医药研究特殊人才的培养。
朋友们,今天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和职业殊为不易和艰辛。生活从来都是处在摇摇晃晃的过程中。我们作为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作为一个有良知、有抱负、有责任的人,我们的确应当冷暖自知。我以为,既不要太伤感昨天,也不要太执着过往。我们在这磅礴汹涌的世界,在充满未知的当今国际环境中,我们真的要学会独当一面,笑对过往。要学会勇敢坚强。我们要前行无畏,要对我们从事的事业无怨无悔,并传递出最美最好的接力棒给予来者。
龙年春节将届,敬祝朋友们新年阖家欢乐!在新的一年里诸事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