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6日,以“聚焦新质生产力,共谋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南京同仁堂国医国药发展论坛”在陕西西安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召开。该活动由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主办,南京同仁堂(西安)中医旗舰店承办。论坛汇聚了中医中药领域的众多领导、专家、企业家,纵论中医之道,深入探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更多新方法、新契机。旨在为中医中药的传承与创新,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新的动力。
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原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陕西省人大原副主任邓理,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首席专家、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米伯让研究所所长、全国名中医米烈汉,著名《黄帝内经》专家、陕西中医药大学张登本教授,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党支部书记高奇新,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会长、省保健局原副局长肖刚,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副会长、原省食药监局原二级巡视员吴开昌,原省食药监局副局长来撑福等众多重要嘉宾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省乃至全国的会员、会员单位及重点企业代表等二百余人参加论坛,为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思路、新办法和新局面。本次会议实时直播在线观看人数万余人。大会由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高少才秘书长主持。
首先由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党支部书记高奇新致辞,恭祝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南京同仁堂国医国药发展论坛圆满召开。
其次由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肖刚会长做2024年度工作汇报,肖会长从组织建设、学术交流与社会服务、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方面进行总结。
其次,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副会长吴开昌宣读表彰决定,各位领导专家为各团体单位及个人颁发证书。
高奇新、宋虎杰为卓越学者颁发证书
其次由承办方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健康科技公司执行总裁佟占东致辞,祝贺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南京同仁堂国医国药发展论坛圆满召开。
最后由陕西省人大原副主任邓理讲话,感谢与会嘉宾的到来,希望这次论坛能够围绕大局建言献策,破解难题出谋划策,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催生出更多的有烟火气人情味的,能引起共鸣的金点子,用深度思考和实践探索,书写我们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朝着中医药世界更加美好的明天努力奔跑。
本次学术年会的学术交流全天进行,专家访谈:问道中医为压轴项目。首先由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发表主题演讲:中西医整合之我见。樊院士谈及现代医学和世界挑战极大,冠状病毒仍在存在、俄乌战争等等国际矛盾日益冲突,慢性病加剧、气候温度、环境污染、辐射问题等更不容小觑,我们医学的贡献究竟在哪儿?樊院士贯穿上下五千年,纵横轴心时代世界哲人先贤,提出知识不是力量,转化为智慧才是力量,7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认为解决现代乃至后代人类文明冲突问题还需到二千年前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就此进一步提出“整合医学”发展的必要性,建立新的整合型医学服务体系,这既不是中医也不是西医,打破医学壁垒,重新从根本的思维上发生变化,追塑人类文明的精神根源才是出路。最后为大家带来了《合之汇》的辞赋视觉盛宴,赋予大会深厚的人文底蕴。
全国名中医、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米烈汉分享《米氏流派对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米氏流派发展历史,前贤风范,后学楷模。也是米老五十余年坚守中医传承的精神内核。长安米氏内科流派,源自清末民初陕西关中,由黄竹斋、米伯让至米烈汉教授传承发扬。该流派以《内经》《伤寒》《温病》学说为基础,结合多学科,形成独特学术特色。米烈汉教授作为代表性传承人,对流行性感冒防治有深入研究,强调流感的传播特点、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方法,提出预防措施,为保护人民健康提供中医智慧。
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闻新丽分享《中医治疗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经验》,介绍长安张氏脾胃病学术流派,强调其辨证论治思维模式,融合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针对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提出三位一体诊疗模式。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韩祖成主讲慢性失眠的中医药序贯治疗,探讨了慢性失眠的定义、流行病学及研究进展,强调西医研究涉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迷走神经张力变化等,中医研究涵盖辨证论治、自拟方剂等。提出序贯治疗理论体系,旨在探讨序贯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为失眠治疗提供新思路。
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老龄健康与老年医学中心主任李玺分享《老年“衰弱”与中医药防治策略》,讨论了中国社会老龄化现状与挑战,强调老年“衰弱”定义、成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介绍传统医学对老年“衰弱”的论述,强调中医药在防治老年衰弱中的作用,为老年衰弱的防治提供了中医药方案。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宋虎杰院长分享《神经重症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实践与思考》,他阐述了中西医各自的优势与特点,以及现代康复的概念和目标。特别介绍了神经重症康复的概念、目标和原则,包括超早期介入的综合康复治疗体系和标准化康复程序。并简要介绍了多种中医康复技术,展示了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的康复治疗能力和未来发展趋势。 。
在下午学术交流前,举行了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中药专家分会会成立仪式。本次成立仪式由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秘书长高少才主持,杜红安介绍了中药专委会的选举情况。自2023年12月30日筹备会召开以来,在协会的指导下,中药专委会积极宣传,汇聚了来自高校、医院、企业、诊所、社区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涵盖了陕西、河南、北京、甘肃等多个省份。
在成立仪式上,协会领导宣读了中药专家分会拟任名单。新当选的中药专家分会主任委员王西芳教授发表了表态发言,表达了对专委会未来工作的展望和决心。王西芳教授表示,将带领专委会成员共同努力,推动陕西省中药事业的发展。此次成立仪式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药专家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为陕西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中药专家分会将在协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午继续学术交流,首先由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佟占东总裁进行《南京同仁堂企业文化及国医国药馆发展规划》介绍。
中医药“人体耳鼓膜再生发明专利技术”第四代传承人王素文老师汇报了《中医药人体耳鼓膜再生技术的传承与创新》。这项技术源自白智映老师结合民间祖传秘方和临床经验。支持“祛腐生肌,煨脓长肉”的中医理论。与西医外科手术的对比,强调了其在治疗成本、治愈率、并发症和生活质量提高方面的优势。
陕西师范大学主任中药师、主任医师王炳利演讲《医药并济始得道》,强调医药不分家是中医药界的共识,现代中医教育中“医”“药”侧重不同,临床要求医药并济。强调现代中医人应要求用药、知药、辨药、通药,用优质、通信息、知性态、辨真伪。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卫刚主任分享《触骨针法临床应用举隅》,这是一种由刘智斌和牛文民教授总结出的针刺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疗效。触骨针法适用于多种疼痛性疾病,如椎动脉型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髌下脂肪垫炎等,选穴和操作方法各有特点。
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杨晨光讨论了《医学气功在改善肿瘤患者心身状态中的研究进展》。他指出肿瘤患者面临心身困扰,如焦虑、抑郁、疲劳和认知障碍。强调了气功指导者的能力和课程实施的重要性。他呼吁团结心身医学工作者、临床医生和气功实践者,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计划,以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北京祝由医学研究院院长、延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雄(现场由李雄弟子李国帅代为演讲),主题为《简论祝由治病之道》,祝由术通过语言、符咒和意念治疗疾病,强调人体与宇宙能量场的互动。祝由符作为沟通工具,具有接收、处理和储存信息的功能可治疗多种疾病。祝由术的传承面临挑战,其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
陕西省名中医、主任医师黄斌强讨论了《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的研究与思考》。肺结节是一种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炎症性疾病,中医将其归为“肺积”等范畴。黄教授强调了中医药在肺结节治疗中的优势。他提出,未来需要更多研究来规范中医诊疗方案,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肺结节中的作用。
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步长制药集团总工程师、董事王西芳探讨了《思考中医药之—生药(中药材)质量》。介绍了相关概念,强调药材质量对药物疗效的重要性。讨论了设计、研发的重要性,以及“道地药材”的品质内涵。此外,提出了构建品质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等。
陕西省中医医院内分泌1科主任主任医师沈璐探讨了《肥胖的中医防治策略与实践》。肥胖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负担。中医将肥胖与“痰湿”“气滞”等病理状态相关联,强调“治未病”和个性化治疗。讨论了肥胖的综合管理,包括医疗、营养、运动和心理支持,并提出了中医防治策略。
会议最后,是本次活动的特别活动,专家访谈:问道中医。由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秘书长高少才、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副秘书长任晓芳主持。邀请了四位中医界知名人士,分别是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全国著名《黄帝内经》专家张登本教授,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苏礼教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会长、张明科博士,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肿瘤专家分会主任委员、西北大学第一医院特聘专家杨鹏飞教授,进行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医访谈,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本次访谈的主题是“如何理解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全国著名《黄帝内经》专家张登本教授从《黄帝内经》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天文历法在理解中医药学中的关键作用。历法是人类根据天体运行规律制定的时间制度,包括年、月、日等时间单位的划分和计算方法。张教授认为,只有深入理解十月太阳历,才能真正读懂《黄帝内经》中的脏腑理论等古中医概念,以及上古文献和中国传统文献的诸多内容。最后张教授以《西游记》中猪八戒有36变,孙悟空有72变为例,说明这些数字并非空穴来风,他强调,十月太阳历是打开中医宝库的钥匙,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苏礼从人文角度阐述了如何获取中医宝库的钥匙。他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行为方式。《黄帝内经》作为中医文化的代表,做出了三大贡献。并且苏教授经过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中蕴含着破解生命奥秘和养护的三个密码:“7、8”代表男女不同的生长周期,“100”暗示人的自然寿命可达百年,“治未病”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最后他鼓励中医人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追逐中医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前行,以实现中医文化造福全人类的目标。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会长、张明科博士发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医药的灵魂,而这种文化源自中华民族的根基,即民间。他以陕西方言“口至”为例,说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指出这个词汇源自《易经》的卦象,至今仍在使用。并进一步阐述了中医与西医在治疗咳嗽上的差异。西医侧重于病原体的检测,而中医则通过观察咳嗽的有声无痰或有痰无声来诊断治疗。他认为中医的诊断更为精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后强调中医人应为自己的精准诊断感到自豪,并鼓励中医人运用智慧,深入理解、消化并创新古人的医学文献,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
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肿瘤专家分会主任委员、西北大学第一医院特聘专家杨鹏飞教授发言,中医药学的悠久历史,历经千年传承,仍能熠熠生辉,主要是在防治传染病领域作用重大,甚至影响了历史进程。并结合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到合适的切入点和具备良好的悟性是关键的钥匙,要实现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学院派中医和民间中医共同努力,与时俱进,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探索适宜的发展路径。杨教授呼吁中医人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